跑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兵团三师五十三团金胡杨镇以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乡村振兴为重点,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关键,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整体稳中有进、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展现出经济稳步发展、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按照现代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标准,团镇从始至终坚持主导产业提质增效、齐头并进,逐步的提升质量效益。2023年退出棉田种植粮食2万余亩。其中,种植小麦1.69万亩、籽粒玉米2.38万亩、大豆0.65万亩,分别完成师市下达任务的125.2%、175%、100%。种植棉花9.5万亩,籽棉总产5780万公斤,同比增长9.8%;籽棉单产456公斤,同比增长8.5%。实现水果总产5.3万公斤,同比增长57%。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扎实做好10.0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职工群众抓好主导产业的同时,全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基地、立体生态农业林果业,扩大高效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做强特色(优质)潜力产业,形成特色现代农业体系。

  建设戈壁设施农业和果品冷链仓储基地,带动设施农业快速的提升。近年来,团镇共建温室大棚268座、新建冷藏保鲜库2个,打造出集“优质蔬菜种植、农业科学技术示范、职工就业增收、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戈壁生态设施农业产业园。同时,采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空闲庭院建设蔬菜冷棚,鼓励职工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有效带动集体所有制连队群众从事设施农业,为团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023年,团镇积极争取补贴资金,建成8个养殖小区228栋圈舍、12个智能数字化机器控温的鹌鹑棚,在各连党支部的牵头带领下成立养殖合作社,形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畜牧养殖体系,共养殖牛羊等牲畜8.21万头、鹌鹑30万只。

  团镇四连沙漠金胡杨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圈舍宽敞明亮,标准化的暖棚、饲料储备库等一系列专业配套设施齐全,养殖户正忙着打扫卫生和投喂,膘肥体壮的牛羊正悠闲地享受“美食”。

  “我养了40多头牛、300多只羊,今年想再买些牛和羊,扩大养殖规模。”养殖户艾力·库尔班一边忙着喂羊,一边高兴地说。

  为形成种养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团镇还鼓励职工群众发展林下家禽养殖和庭院家禽养殖,共养殖家禽25万羽(头)。

  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全产业链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团镇紧扣产业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手段、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坚持项目投资产业为先、效益为本,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纵深推进,开创了招商引资有支撑、有方法、有保障的新局面。2023年至2024年初,接待来访企业客商56家200余人,外出招商拜访企业44家,共签约项目10个,在谈项目4个。2023年完成招商实物量3.3亿元,2024年“招商之冬”至今完成190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形成3.49亿元实物量。

  为做好奶牛养殖基地、团昇花园、塑料制品厂等已落地项目的保障工作,团镇提供“全程式、跟踪式、妈妈式”帮办代办服务,用心用情服务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各项目有序推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吸引团镇职工群众热情参加创业。目前,团镇现存个体工商户1437户、限上大个体6家、限上服务业1家、限上餐饮企业1家。

  在团镇奶制品特色产业加工基地,送鲜奶的冷藏车缓缓驶入金胡杨奶制品加工厂,工作人员配合默契、分工明确,从卸货到给鲜奶进行巴氏杀菌、测温、发酵、打包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致富带头人如仙姑丽·亚森说:“我们奶制品基地2022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有10多名员工,每天可销售鲜奶、酸奶3吨。2023年,我们还成立了馕制品加工车间,自主研发3个不同品种的馕产品,每日可销售2000余个。”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团镇提供不少就业岗位。2023年,团镇新增就业人数645人,失业再就业160人,困难就业再就业138人,转移就业9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同期下降0.6%。

  “对于想创业但启动资金较少的群众,我们发放了30余辆‘致富快车’,解除他们的房租忧虑。对于不方便出门的家庭妇女,除了免费搭建冷棚外,还搭建了家庭工坊,让她们每年增加收入3万元左右。”团镇经发办工作人员宋昊霖说。

  如今,团镇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经济活力不断激发,改革创新充满了许多活力,职工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上一篇: 2021年中国日用塑料制品行业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分析

下一篇: 【48812】璟源吸塑受邀参与第十三届我国加工交易产品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