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26 日,智慧友达展及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端闭门思享会在友达光电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场汇聚了近 200 位学术巨擘、企业领航者与行业先锋 CXO 级精英的顶级盛会,更是一次跨越线上线下,近万名观众同步沉浸的智慧盛宴。
大会余温未散,我们竟在会场一隅,奇迹般地邂逅了一本源自某位神秘观众 X 的详尽笔记。这份笔记仿佛一把钥匙,解锁了这次大会中最为机密、最为精彩的瞬间,每一页都记载着嘉宾的独特视角,记录着讨论的热烈与深度,隐藏着开启未来的密码。几经思量,我们决定公开这份笔记,与您共享这份满载着智慧碰撞的“绝密档案”。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 “X 笔记”,踏入2024 智慧友达展暨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端闭门思享会之“绝密档案”回顾系列的精彩世界。
开场分享重头戏来自一位重量级嘉宾: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毛基业教授。毛院长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一把手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力”分享中深刻剖析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核心挑战、关键推进路径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在此过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征途点亮了“灯塔”。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路径。然而,这一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企业的一把手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把手不仅是企业的决策者,更是企业变革的领航者。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一把手的认知、决策与领导力将直接决定转型的成败与深度。
毛院长精辟地提炼出企业一把手所需的数字化领导力模型,概括为“七要事”:改变认知、确定方向、重构组织、打造队伍、塑造文化、配置资源、持续关注并亲力亲为。这“七要事”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把手数字化领导力的核心框架。
毛院长首先指出,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难点在于认知,特别是一把手的认知。这一观点直击要害,道出了许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他强调,认知的转变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一把手真正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引领企业走向正确的道路。
那么如何改变认知?毛院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学习,可以说每个成功转型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热爱学习的一把手。他援引伽蓝(自然堂)创始人郑春颖的实例,生动展示了企业一把手如何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学习,将数字化思维全面融入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毛院长进一步指出,一把手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推动组织学习,营造数字化思维的土壤,为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毛院长强调,在认知转变之后,企业一把手必须明白准确地提出数字化转型的新愿景和业务战略。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整个转型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如数年前碧桂园集团就设定“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愿景,以及集团IT部门通过数字化建设和运营支持来驱动企业科技属性的提升,都体现了新愿景对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作用。同时,业务战略的调整也是关键,如汽车之家从垂直媒体服务企业转变为大数据服务公司,中国电建华东院从传统的工程公司转变为“工程+IT”的复合型企业,这些战略调整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原有的组织架构往往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无法释放数字技术的潜能。因此,毛院长指出,一把手必须推动组织的重构,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组织体系。这包括设立数字化组织等新部门、打破传统层级结构、优化业务流程等。
如居然之家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门店,并将信息中心、运营中心与电商公司合并为运营管理中心。三一重工则要求各个职能总部、事业部都成立智能本部,负责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工作。这些组织重构的举措,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一把手的引领,更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毛院长强调,一把手必须注重打造一支具备数字化能力的员工队伍。这包括招聘具备数字化技能的新人,以及培训原有员工提升其数字化能力。如三一重工在 BPIT 部大量引进数字化人才,同时设置数字化考试和编程考试来激励员工提升数字化技能。
他特别提到了友达光电的“721”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精选 10% 的先锋力量率先探索数字化转型前沿技术,随后由 20% 的中坚力量将新技术有效落地应用,最终引领剩余 70% 的员工全面参与),通过挑选种子员工、组建种子团队的方式,“让一部分人先转,先转带动后转”,成功推动了内部员工的数字化转型。
基于友达的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经验,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进一步提炼升华为 UAD “三阶段九循环” 方法论。
毛院长指出,一把手必须注重塑造一种数字化创新的文化氛围。这包括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包容失败,以及提倡数字化思维等。如中国电建华东院鼓励员工在三维设计领域进行大胆创新,并允许数字化项目组在一段时间内没有项目单子但仍发工资发奖金。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因此,毛院长强调,只有一把手才能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数字化转型投入的有效性与持续性。这包括为数字化转型设定预算、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提升数字化技术等。如三一重工董事长亲自牵头为每一个事业部、子公司设定数字化预算,并要求资金必须花在刀刃上。这种资源配置的举措,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一把手持续关注并亲力亲为。毛院长指出,一把手必须亲自参与数字化转型的所有的环节,包括战略规划、组织重构、团队打造、文化塑造等。同时,还要持续关注转型的进展和效果,及时处理问题和调整策略;这七要事无一不需要一把手的亲力亲为,只有一把手才能有能力做到。如华东院的院长直管战略、文化和数字化工作,并成立智慧事业联席会来领导数字化转型工作,亲自参加每次例会。三一集团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要有自己的数字化规划,并需要当面向董事长汇报。这种一把手的持续关注并亲力亲为的举措,才能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和最终成功。
在数字化转型征程中,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特别是企业一把手的领导作用更为关键。一把手需具备深刻的数字化认知、清晰的战略视野、坚定的变革决心以及卓越的领导能力,才能引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毛基业院长的分享深刻剖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挑战与关键路径,更宝贵的是,他为我们提炼出了一把手在转型过程中领导力发挥的关键经验,为企业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期待每一位企业领袖都能成为领航者,引领企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